聲音的輸入與輸出 (I/O: Input/Output) 是電腦的兩種周邊設備, 常見的是輸入裝置是麥克風 (microphone), 常見的輸出裝置是耳機或者揚聲器 (loud speaker 或 speaker),俗稱喇叭。 以下分成三節,依序介紹輸出裝置,輸入裝置,和耳機加麥克風的套件,俗稱耳麥。
電腦將訊號輸出給喇叭之前,必須先將數位音訊轉換成類比訊號 (DA 轉換)。 麥克風的「傳達室」將訊號輸入給電腦之前,必須先將連續的聲波轉換成數位訊號 (AD 轉換)。 這兩種轉換都由通稱為音效卡 (Audio Card 或 Sound Card) 的硬體執行。 以前它或許是一張獨立的晶片卡,插在主機板上。 現在的許多主機板已經內建音效卡,不必另外購買和安裝了。 當然,如果嫌主機板上的效果不夠高檔,還是可以另外採購音效卡。
對大部分的個人電腦而言, 音效卡提供的插座已經標準化了:通常有三個插座,尺寸都一樣, 顏色是淡粉的紅、綠、藍三原色。 其中粉紅色是麥克風插座,淡綠是喇叭插座,淡藍是線路 (LineIn/LineOut) 插座。 我們在此不談線路的輸出與輸入。
可以想像類比訊號就是以電波呈現的極微弱聲波。 類比訊號的電波太微弱,只能發出很小的音量,例如它足夠推動耳機, 所以耳機不必外接電源。 因為它無法推動喇叭,所以電腦喇叭需要有一個內建擴大機 (amplifier), 用來放大訊號。 而擴大機需要額外的能源,所以喇叭通常需要插電。
喇叭的調整,基本上就只是開關和音量而已。 喇叭的開關又分硬體和軟體兩個層次。
硬體的開關和音量隨機器而異,我們不說。 特別提醒筆記型電腦的使用者注意,鍵盤上或者電腦的側面,通常會有喇叭開關。 以下,作者以他自己的電腦為例 (作業系統是 Windows XP), 講解幾種軟體的調整與設定。 音訊的輸入與輸出不像鍵盤和螢幕那麼標準化,所以個別的情況可能有頗大的出入, 但是原理應該是差不多的。
首先,在桌面右下角的工具列,通常會有一個喇叭圖標 (稱為『音量圖示』),如 它表示音訊輸出裝置,所以耳機也歸它管。 在圖示上點一下,跳出『簡易音量設定面板』,如左圖。 可以拖曳調整音量,也以點選靜音關閉喇叭。
在喇叭圖標上點兩下,會打開完整的『音訊輸出控制面板』,如下圖:
另一種打開面板的程序,是在喇叭圖標上按滑鼠右鍵,挑選 [調整音訊內容],如下圖:
就會執行『聲音及音訊裝置』程式,如下圖:
看到的音量調整和靜音開關,都跟『簡易音量設定面板』調整的一樣。 點一下 [進階] 按鈕,也會打開『音訊輸出控制面板』。
第三種方法,在主抽屜裡面打開控制台:
[開始] -> [設定] -> [控制台]裡面有一個『聲音及音訊裝置』程式,如下:
點兩下打開程式,就是『聲音及音訊裝置』程式, 點一下 [進階] 按鈕即可打開同樣的『音訊輸出控制面板』。
在控制面板的最左欄是『主音量』,它的右邊是各種音源的音量。 如果沒有關閉,則所有的音源只要有聲音,就會混在一起播放。 而混在一起的音量,由『主音量』控制。 每個音源都還可以調整左右兩聲軌的相對大小聲,稱為『平衡』。 就以上圖示為例,我們解釋每一種音源的意義。
因為我通常不會使用線路音源,也不會使用後面的麥克風插座,所以可以關閉這兩個音源。 當然,讓它們「靜音」就好,但是更徹底的是把他們從喇叭音源清單上拿掉。 步驟是,在選單上挑選
[選項] -> [內容]在所有音源的清單裡,剔除不要的項目,然後按 [確定]。如下圖:
麥克風和喇叭,就好像鍵盤和螢幕一樣:兩者是沒有關係的。 它們分別由作業系統控制,如果要在喇叭播放從麥克風收到的聲音, 需要設定喇叭的音源包括了麥克風。 例如,以上我把前置麥克風放在喇叭的音源之中,而後置麥克風被排除在外。 以後我在前置麥克風講話,喇叭會播出 (echo) 我的聲音。 但是,如果用後置麥克風講話,就不會播出。
讓喇叭播出麥克風的聲音不見得好,因為播出的聲音可能再經由麥克風輸入, 稱為「迴授」。要避免迴授,可以臨時關閉喇叭。
但是,喇叭有沒有播出麥克風的聲音,並不等於錄音軟體有沒有收到麥克風的聲音。 喇叭和麥克風,是互相無關的兩樣周邊設備。 有關音效輸入的設定,要在『聲音及音訊裝置』程式裡面, 翻開『音訊』頁籤,如下:
所謂『播放』就是輸出裝置,所謂『錄音』就是輸入裝置。 裝置的選擇項目就是這部電腦的音效卡,以上圖例, 挑選的硬體都是主機板上附設的 Realtek HD 卡 (台灣瑞昱公司的產品)。
在『錄音』也就是輸入裝置的 [音量] 按鈕點一下, 打開『音訊輸入控制面板』,如下圖:
錄音不能像播放一樣,把許多音源混在一起。 錄音只能選擇一種音源,在上圖中選擇的是前置麥克風。 各音源的解釋如下。
但是,我平常不會用到線路輸入,也不會使用後置的麥克風, 所以也可以從以下選單
[選項] -> [內容]剔除不要的項目,然後按 [確定]。
立體聲混音再配上一個錄音軟體的功能, 就好像以前我們經常使用附錄音帶機座的收音機, 從廣播節目中擷取喜歡的歌曲。 只要不二手散播,就沒有違反智慧財產法。 但是,在我的電腦上實驗的效果並不好。 也許是我的 Realtek 音效卡的品質較差, 也許是故意安排的,以降低智慧財產權的侵犯,總之, 從「立體聲混音」錄下來的聲音有明顯的基礎雜音, 雖然不嚴重,卻令人不悅。 所以我個人基本上不採用這種方法錄音。
另外有一類軟體,會在音效卡的前端擷取數位音訊,在 DA 轉換之前就先「側錄」了。 根據實驗,這種錄音軟體錄製的效果聽起來跟原來的音源一樣,至少沒有基礎雜音。 這種軟體的一個例子是 Total Recorder:
http://www.totalrecorder.com/index.htm安裝了這個軟體之後,就會在『聲音及音訊裝置』程式『音訊』 頁籤裡面的輸出增加 Playback through TotalRecorder 選項, 在輸入裝置增加 Record through TotalRecorder 選項。 在使用 Total Recorder 前,只要把輸出裝置設定為 Playback through TotalRecorder, 就可以「側錄」所播放的任何聲音。
Total Recorder 是個蠻有禮貌的軟體,它在啟動的時候會自動更改輸出與輸入裝置, 將它們設定為經過 TotalRecorder。 但是,在程式結束前還會記得去把裝置還原成原來的音效卡。
但是,我發現 iTunes 在啟動程式時,會設定好輸出裝置,不會臨時跟著改變。 例如在插入耳麥之前,使用音效卡 (也就是外接喇叭) 聽 iTunes 播放的音樂, 插入耳麥之後,音樂還是從喇叭播出,不會自動轉至耳機。 反之,如果先插入耳麥再打開 iTunes,則音樂在耳機響起, 但是拔掉耳麥之後,音樂並不會自動轉去喇叭。 這個狀況,只要重開 iTunes 即可恢復正常。
至於 Skype 自動跟隨系統的聲音設定, 所以只要聲音的輸出與輸入裝置設定成了耳麥, 則 Skype 的通話就會自動轉接到耳麥上。
戴著耳麥用 Skype 講話時,因為輸出裝置設定在耳機, 所以你自己講的話會被回應到耳機。 但是,如果同時也在播放音樂,雖然你聽得到音樂和自己講話的混音, 但是對方只能聽到你的說話,不能也聽到音樂。 這當然是因為:『麥克風和喇叭,就好像鍵盤和螢幕一樣:兩者是沒有關係的。』 Skype 只取麥克風作為輸入裝置,音樂不是從麥克風輸入的,它就拿不到。
羅技的千里佳音 Pro 是個很方便的設備, 它預設了三種等化器:語音 (例如適用於 Skype)、音樂和電玩。 可以臨時關閉麥克風,而且關閉時在收音處會亮起紅燈, 也可以在耳機上調整音量,就像使用『簡易音量設定面板』調整音量一樣。 它的包覆性很好,副作用就是戴著它有點悶熱。
有時候,不明原因地,Skype 會無法自動將輸出入裝置轉接到耳麥。 如果這樣,則通話時聽不到對方的聲音,或者對方聽不到自己的聲音 (或者兩者皆是)。 首先應該留意,有沒有不慎關閉了耳機或麥克風的音量。 如果確定硬體的音量設定正常,Skype 在通話時可以臨時設定輸入與輸出裝置。
在通話期間,Skype 視窗的下方出現幾個圖標, 其中有一個耳麥圖標,如下圖:
滑鼠指的就是耳麥圖標。 點選它,就會打開輸入與輸出裝置的選單,如下圖。
以前面舉的例子而言,只要將輸入與輸出都設定成 Logitech USB Headset, 就能正常使用耳麥來講 Skype 電話了。 拖曳那個藍色的小球,能夠調整耳機或麥克風的音量。
單維彰 (2008/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