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和 DVD

1996年正式登場,全世界兩大影音光碟集團—Sony/Philips 及 Toshiba/Warner 之間為爭取此號稱21世紀最重要的映像、聲音、甚至電腦媒體規格主導權的爭議, 在藍色巨人 IBM 的協調下圓滿落幕,避免了重蹈當年 VHS 及 BETA 兩敗俱傷之覆轍。從1996 年起,DVD之硬、軟體正式進入戰國時代,各大廠商包括前述者,及 Hitachi Ltd.,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ioneer Electronics Corporation,Thomson Multimedia,and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JVC),以上共十家共組成 DVD Consortium 操控 DVD 之發展,更在 1997 年 4 月開放給其他硬、軟體業加入,以共同研究如何統一 DVD RAM(可錄式數位化影 音光碟 )之規格,至此業者皆競相投入爭食此資訊革命之大餅。

DVD 的規格


DVD Type
Rewritable
Capacity
Industry Support
DVD-ROM
Read only
4.7GB
All majorPC makers
DVD-RAM
Re-recordable
2.6GB
Hitachi,Toshiba,Matsushita
DVD-R+W
Re-recordable
3.95 GB
Sony,HP,Philips, Mitsubishi,Ricoh,Yamaha
Divx
Read only limited use
4.7GB
Digital Video Express, Circuit City, Matsushita, JVC,Zenith

 

DVD 與 CD 之比較


DVD
CD
Diameter
12 cm
12 cm
Thickness
0.6 mm
1.2 mm
Track Pitch
0.74 nanometers
1.6 nanometers
Minimum Pit Length
0.40 nanometers
0.834 nanometers
Laser Wavelength
640 nm
730 nm
Data Capacity (per layer)
4.7 GB
0.68 GB
Layers
4
1
DVD 龐大的儲存量(單面單層4.7GB)足以容納一部 135 分鐘的電影,其最大 30 個小時 CD 品質的音樂。

DVD 的限制


DVD Consortium 將全球畫分為六區域,放映機與碟片都受到嚴格的限制, 在二區購買的放映機無法放三區的影片,以此類推。

1: Canada, U.S., U.S. Territories

2: Japan, Europe, South Africa, Middle East (including Egypt)

3: Southeast Asia, East Asia (including Hong Kong) 台灣在此區

4: Australia, New Zealand, Pacific Islands, Central America, South America, Caribbean

5: Former Soviet Union, Indian Subcontinent, Africa (also North Korea, Mongolia)

6: China

DVD 的功能


由於數位化壓縮、刻版技術及雷射讀取的突破,在DVD規格中創造出以下 驚人的功能:

    1. 超高畫質─利用 Motion Pictures Experts Group-2 的壓縮技術, DVD 的解析度為 345,600 pixels (720x480),而 LD 為 272,160 pixels (567 x480)。DVD 是 LD的 1.3 倍, 在 horizontal resolution,DVD ~= 500條,     LD ~= 425條,and VHS ~= 240條, 而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 (NTSC) 目前所提供之最高規格為482條。

    2. 數位化立體環繞音響 → 使用杜比數位化立體環繞之規格 (Dolby AC-3 5.1) 製作聲音壓縮,將劇場的音響效果帶到家裏,DVD音效 也因此號稱為「家庭劇院」。

    3. 高互動性(Interactivity)→ 除可迅速往前往後選擇所需觀賞之 內容外, 尚提供以下高互動性選擇。

    a. 片段選擇(Chapters Selection) 在影片中可人故分段選單, 提供使用者更方便的讀取需要 的片段。

    b. 八國語言(Multi-language) 龐大的容量及多重聲軌可容納多達 八種不同的語言

    c. 三十二種隱式字幕在一部影片可有多達32種字幕 (Subtitles) 的選擇,此在光碟媒體的傳遞上亦為創舉。  

    d. 多重角度(Multiangles) 可將不同攝影機記錄下來的同步影像完整融入, 無論是演唱會、球賽、語文教學等等高互動性的活動,可在 DVD 碟片中呈現。  

    e. 多重結局(Multi-endings) 若片商及導演提供多重版本,DVD亦能 完全記載,也就是在同一張碟片上,觀眾可以看到不同的結局,悲劇從 此亦可有喜劇的收場,而喜劇亦可有悲劇結局。  

    f. 限制性片段控制(Parental Control) 家長可視影片內容做分段控制, 將暴力及色情部份跳過,自行在家行使電影分級制。  

    g. 高互動電動遊戲 → 包括3D立體動畫之電動遊戲,含蓋高畫質,及立體 音響,配合高度處理器度 (Processor) ,此部份正極速發展。  

 

DVD的製作過程


整個製作過程可分為三個主要部驟,分別為壓縮編輯 (Premastering)、 刻版(Stamper)、及壓片 (Replication),而其中最複雜及困難、也是最有開創性的 部份為壓縮編輯 (Premastering),茲將其大概之流程介紹如下 :

1. 依據MPEG-2的規格,利用調整傳輸率 (Variable Bit Rate Encoding) 的技術來進行影像壓縮。

2. 以杜比數位化AC-3環繞音效(Dolby Digital AC-3 Surround Sound) 之規格進行聲音的壓縮。

3. 編輯(Authoring),此為整體壓縮過程最複雜的一環,在編輯過程中, 不止將已壓縮完成的影像部份、及聲音部份組合,舉凡前面所述之各種互動功 能也在此作最後的融合。    

若不經數位化壓縮,一部普通電影要以數位化影像呈現的話,需要 40 個 4.7 GB 的 DVD 才夠容納,但透過此壓縮(Encoding)技術,將整個影片中 97% 的重複資料排除掉,且絲毫不影響觀眾的視覺觀感,以最接近原作品的品質 表達在直徑 12 cm 的碟片中。  

DVD源起 (參考資料:Pcshopper第九期)

在1994年,美國好萊塢幾家大公司希望有更高容量與品質的光碟, 能夠在單片的狀況下容下一部完整電影.(LD一面60分鐘,VCD一片74分鐘). 而當時現身的名稱為Digital Video Disc(數位影音光碟).

經過一段時間的方展,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投入DVD的製作,經過大約一年 的競爭,對立,討論,再討論後.規格走向統一.1995年DVD改名為 Digital Versatile Disc.而versatile的意思為多方的,也就是正式 宣告dvd的功能將不止於video.

DVD的基本光學特性與CD相同,都是使用Pit與Land來區分0與1,不過 DVD將Pit縮短,因此同樣面積中可以容納的資料量相對增加.讀取頭方面 都是使用雷射光,不過CD使用的波長為780nm(nanometer,nano-十億分之一) 但DVD使用的雷射波長則是650/635nm.至於雙層的讀取方式,是使用了 半透射技術,利用角度的不同,再透過變焦讀取的方式來分別讀取.

在讀取速度上,現有的DVD-ROM單倍速約等於CD-ROM的九倍速左右,這數字 是這樣來的,單倍速的 DVD傳輸速率約為1358KB/s,而CD-ROM單倍速為 150KB/s因此DVD一倍約等於CD-ROM九倍.但是六倍速的DVD等於54倍速CD嗎? 答案則否,因為DVD-ROM讀取方式與CD-ROM不同,加上資料壓縮儲存格式的不同 ,所以六倍速DVD並不等於54倍CD-ROM.

DVD-ROM剛推出時採用CLV等線速方式讀取,因此從內圈到外區讀取的速度都 差不多,不過讀取外圈時,轉速會倍讀內圈快.所以在提升DVD倍速後,如果仍採 用CLV方式讀取,外圈轉速將超過10000轉,不但穩定性不夠,馬達也無法承受. 還會產生高熱,且製作成本又高,容易挑片.所以後來所出品的DVD-ROM如 Sony,Pioneer,Aopen等,都採取CAV等角速方是讀取,以提高穩定度.

DVD的六大功能 (參考資料:PC!DIY1999年八月號)

1.支援多種語言:同一片DVD可同時容納八個聲音頻道,可隨時切換. 如一片影片中可同時擁有國,英,粵..等等語言.

2.支援多種字幕:同一片DVD可同時容納32種字幕,不用擔心看不懂. 不過,目前所出的DVD都沒有徹底支援此項功能.

3.可設定節目內容篩選:當畫面撥送至所鎖定的鎖碼部份,播放畫面 直接跳過,避免小孩收視不當.

4.螢幕播放尺寸選擇:若是採用雙面的DVD來播放影片,可以選擇一面 16:9的寬螢幕比例,另一面為4:3.

5.可選擇多重效果:軟體製作將朝向多重角度(Multi-Angle) 及多從情節(Multi-Story)來發展,在不同形態的 節目前置作業時,預先寫好腳本,然後採用多部攝影機 來取景拍攝.或預先拍攝製作多個不同情節段落, 隨著觀眾的意向來選擇不同情節和故事結局.

6.周到的版權保護:內部數位資料轉換成密碼狀態保存,必須透過DVD光碟機 的機體電腦才能將密碼還原,如此可確保資料部會輕易的 倍複製或轉拷.

DVD的保護 (參考資料www.pcdvd.com.tw)

1.區碼保護 這是大家最清楚的,用意在於各地方電影上映的時間不同,怕水貨氾濫,影響 到票房,所以制定了這個保護.

第一區 : 美加,東太平洋島嶼

第二區 : 歐洲,西亞,阿拉伯半島,埃及,南非,格陵蘭,日本

第三區 : 台灣,南韓,東南亞

第四區 : 中南美,紐澳,南太平洋島嶼

第五區 : 非洲,印度,中亞,蒙古,蘇聯

第六區 : 中國大陸

破解:可至www.inmatrix.com抓取DVD-GENIU軟體.

2.DVD內容攪亂系統 CSS

這算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保護,算是針對PC使用者而來,在DVDROM及解碼單位中 有一道相當複雜的認證程序,認證確定後,資料才開始傳送,這也就是為什麼你拿 一張有保護的DVD影片,你在檔案總管中看的到,卻無法把某些重要的檔案COPY 出來一樣,即使你把他拿出來了,也是經過攪亂的內容,你撥放出來什麼都看不懂 還必須要經過還原才會變成MPEG解碼器認識的格式,當然這個關鍵密鑰不是那 麼容易取得,據說要經過相當嚴格的審核,且價格高昂,以防業者拿到這組密鑰後 隨便亂搞,CSS的一個功能就是即使你用DVDPLAYER連到錄放影機,想把他的畫 面錄製下來,你會發現錄下來的東西根本不能看,因為錄放影機不是合法的接收者 電視才是.

破解:網路上使用Decss軟體,可惜字幕部份抓不下來.

3. 類比保護系統APS(Macrovision)

這個保護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方法在顯示卡的TV-OUT接頭上,加上一顆 Macrovision 7的晶片,對輸出至電視上的訊號管制,如果你的顯示卡沒有 通過Macrovision的認證,則在出出電視時將訊號切斷,根本無法輸出.

破解:找一台舊一點沒有APS保護的錄影機下來側錄就可以了.

在電腦上播放DVD的方式 (參考資料:Pc-shopper第17期)

            |  搭配解壓縮卡    |   選用支援硬體壓縮功能的顯像卡 |  完全交由處理器做運算

系統需求    |    P166-200      |        PII-266以上             |       PII-350以上


提供解壓縮  |   解壓縮卡       |     處理器與影像卡             |    處理器與影像卡
功能之裝置


執行時所佔  |     低           |           中                   |         高
系統資源


升級所需價位|     中           |           高                   |         低


優點        |系統需求不用太高  | 同時擁有DVD與顯示卡效能     |  只需添購DVD-ROM


缺點        |解壓卡與顯示卡有  | 花費高,須有效能不錯的系統      |  處理器效能要求高 
             相容性問題 

DVD-R (參考資料:PC2000第八期)

目前市面上最普及的光碟式儲存媒體,當屬CD-R了.在6,7年前 由於CD-R燒錄機以及CD-R價位超高,造成當初推廣的困難,而近 年來燒錄機以及CD-ROM及空片的大幅降價,使得自1994年後,市場 銷售量一路狂飆.

但由於高畫值和高音值的需求下,CD-R 650MB的容量以達飽和, 所以,大容量儲存媒體規格的制定,就成了當務之急.

在DVD-ROM等唯讀型產品誕生後,隨之而來就是現有CD-R等650MB 級的記錄媒體,無法對應比其容量大上七倍,傳送速率要大九倍的 DVD的問題.因此DVD-R的規格催生就勢在必行了.

為了對應DVD-Video ,DVD-Audio和DVD-ROM , DVD-R的規格制定 採取以下四點為基礎: 1.DVD-R是和CD-R相同類型的Write Once式高速容量記錄媒體 2.DVD-R在記錄完成後,和唯獨型的DVD-Video,DVD-Audio,DVD-ROM 具有100%的相容性. 3.支援Multi Section的追記式寫入. 4.DVD-R的光碟片具有極高的Cost/Performance.

其中以第二項最受爭議,因為這會牽扯到盜版的問題.所以DVD-R 規格制定小組費了很大工夫才和軟體商達成協議. 終於在1997年四月,Pioneer,Sony,Panasonic等大廠提出了DVD-R 直徑12cm,單面3.95GB容量的ver 0.9規格,同年九月,DVD-R ver1.0 規格亦被推出.而Pioneer在10月就推出業界第一部DVD-R燒錄機.

由於單面3.95GB的容量,較DVD-ROM的單面容量4.7GB小,所以1998年 11月,DVD ver 1.9規格出現容量達4.7GB.而在經過DVD-R規格制定小組 的最後確認,DVD-R ver 2.0規格在1999年中拍版定案.

DVD-R與CD-R相同的設計理念,因此,DVD-R亦採用和CD-R相同的追記型 色素記錄膜,以及蛇行式凹軌(Wobble Groove)記錄方式來記錄資料. 先在以聚碳酸酯數脂(Polycarbonate)製成的DVD-R光碟片基板上, 刻上預留的蛇行式凹軌,再以螺旋型塗布方式,塗上一層色素記錄膜, 然後在其上用噴度法度上一層金屬反射層,以及加上保護層.最後在把兩片 0.6mm後的光碟片基板貼何在一起,完成DVD-R光碟片的製作. 而DVD-R與CD-R光碟片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在於DVD-R光碟片所採用的色素 記錄膜,為有機色素和無機金屬系2種材料混合使用,並非如CD-R的純 有機色素系記錄膜.

由於DVD-R的記錄方式,是用高能量雷射光束,加熱融化有機色素系和 無機金屬系混合型色素記錄膜形成記錄點的這一種方式來記錄資料. 因此DVD-R的雷射讀寫頭,必須具備能夠釋放出使其照射點達到攝氏200度 以上的高溫雷射束的能力,才能夠加熱融化DVD-R上的兩種混合的記錄膜.

為了達到4.7GB的大容量,DVD-R採用了Track Pitch為0.74um的超窄Track 使得DVD-R的高精度尋軌成為可能.但是DVD-R的記錄Bit長,最短為0.40um 所以造成了DVD-R的雷射讀寫投幣需要十分的精密,才可以讀取以及記錄這麼 細微的記錄點.DVD-R的雷射二極管所發出的雷射光典型狀,為橢圓形分布 因此,就必須透過整型鏡片來校正,才能讓雷射光投影在光碟片上的時候, 成為真正的圓形光點,此外,由於DVD-R光碟使用超細微紀錄bit(0.40um) 使得DVD-R燒錄基的雷射讀寫頭必需要經過非常高精度的校正,才能發出 最適合的雷射光量,以確保期能在投射到光碟片上時,形成所要求的小光點. 所以各種零件要比CD-R的更加嚴苛.

DVD-R的檔案格式可分為: 1.Disc at once. 2.Multi Section 方式寫入的UDF(Universal Disc Format)等兩種紀錄方式.

就Disc at once來說,由於一般使用者並不會常有一次就紀錄4.7GB,所以 這種一次寫入的模式,大部分用在軟體廠商在製作母板及企業備份上.

就UDF的Multi Section方式來說,由於DVD-Video,DVD-Audio和DVD-ROM都採 用這種方式紀錄,所以以此方式燒錄就有互換性.

目前市面上唯一一部DVD-R ver1.9為Pioneer所出的DVR-S201.內附 Pre-mastering軟體,以及三片DVD-R空片(4.7GB),售價約為190000NT. Pioneer的直徑12cm,4.7GB的空片DVS-R4700,價格1500NT. 雖然目前看來價格真的很高,不過在技術普及及研發提升後,價錢降下來 後,DVD-R勢必成為新一代儲存媒體的霸主.

課外讀物:
[1] Jim Taylor (DVD Demystified 一書之作者) 貢獻的 DVD FAQ: http://www.dvddemystified.com/dvdfaq.html


[ 發表感想或意見 ] ‧ [ 讀者推薦課外讀物 ]

BCC16 Home Up Chap 0 Chap 1 Chap 2 Chap 3 Chap 4 Chap 5 Chap 6 Chap 7 Chap 8 Chap 9 Chap A Chap B Chap C Chap D Chap E Chap F Copyright Pool User
製作人、
修改記錄
張智韶 (2001/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