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卡機

1887 年,美國政府發現,如果使用傳統的人口普查之統計作業, 則 1890 年的十年一次人口普查的資料,將會需要四、五年才能統計完成。 而 1900 年的普查資料,恐怕需要要到再下一次普查的時候才能統計完成。 那樣的統計結果,當然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政府昭告天下,看看誰有辦法。 雀屏中選的方案就是將普查資料先用打卡機製作打孔的卡片, 就像大學聯考的電腦閱卷卡一樣,只是把 2B 鉛筆換成孔。 然後在用讀卡機去檢視那些孔,根據孔所在的位置來計數, 再根據這些數來統計。

左邊這張照片,就是當時的讀卡機。 IBM 公司就是由這台機器起家的。 打卡和讀卡的裝置,後來成為電子計算機的主要輸入裝置, 一直到 1970 年代,才逐漸被終端機取代。

其實用卡片上的孔來控制工作流程的想法, Babbage 和 Ada 的一篇文章中已經提到, 而且他們將更原始的想法歸功於法國的一台織布機的設計者。 詳見 Babbage 列傳。

(單維彰攝於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博物館, 1994)

[ 發表感想或意見 ] ‧ [ 讀者推薦課外讀物 ]

BCC16 Home Up Chap 0 Chap 1 Chap 2 Chap 3 Chap 4 Chap 5 Chap 6 Chap 7 Chap 8 Chap 9 Chap A Chap B Chap C Chap D Chap E Chap F Copyright Pool User
製作人、
修改記錄
單維彰 (00/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