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數位藝術的範例

前言

我們經常沿襲傳統地認為,平面視覺藝術只有圖畫和影像兩種。 試想,在 1840 年以前,平面視覺藝術只有各式各樣的圖畫而已。 即使發明了攝影,它還需要經過半個世紀,才逐漸被認可為一種藝術。 而社會大眾都能自由參與影像創作,還要再等幾乎另外半個世紀。 直到膠卷和輕便的反光式照相機足夠普及之後,大眾才開始有從事影像藝術創作的機會。 當然,日本人大量製造的傻瓜相機,創作的門檻就再度降低了 (雖然藝術的品質似乎也跟著降低了些)。 繪畫和攝影這兩種本來水火不容的藝術, 後來也有別具創意的人士將它們融合,而產生新的藝術型態: 圖畫與影像、或影像與影像的整合藝術。 例如國內知名的攝影前輩郎靜山先生, 就是把水墨畫、黑白攝影作整合的開路先鋒。 不過,以前從事這種創作,至少要有高級的暗房技巧,否則免談。 自從電腦繪圖軟體與數位影像處理軟體的結合, 使得一般人都可以從事圖畫與影像的整合藝術創作。 這種整合,很快地已經出現在日常生活或電視節目的許多角落, 因此已經不能算是新鮮的事。

以下是兩幅郎靜山的作品,請讀者感受其中的中國文人畫氣氛。

郎靜山‧春樹奇峰 (1934) [1]


郎靜山‧寒江獨釣 (1960) [1]

但是,我想要提醒大家,電腦除了提供數位化圖畫與影像的整合能力之外, 還提供了一種以前幾乎不曾存在過的藝術---根據數學、物理、化學、 工程的方程式所描繪的圖形:稱為測繪圖; 包括曲線、曲面、更高維空間的投影、甚至更抽象的拓樸、代數、統計分佈等等。 在沒有電腦的年代,人們幾乎不可能根據這些複雜的方程式畫出相對應的精確圖形。 後來,有了電腦,科學家和工程師不但發現這些測繪圖非常有用, 還順便發現,有的時候它們還挺美麗的。 因此,作為一群以創新為己任的新時代數位藝術家, 圖畫與影像的整合藝術,是否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胃口? 我們是否應該考慮「圖畫、影像、測繪」三合一的新整合藝術?

以下,我們列出幾種美麗的測繪圖,給讀者一些體驗。

動畫

這是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系李華倫教授巧心獨具的創作。 內容是將緞帶轉三圈後接起來,挑空內部,打成一個結。 整個動畫其實由隨時間變化的函數所定義, 背景音樂更是完美地配合了函數圖形的變化。

最簡單的結 [5]

函數曲線或曲面

以下是遵循某些函數製造的測繪圖,經過適當的配色。[2]

(8x4 - 8x2 + 1) + (8y4 - 8y2 + 1) + (8z4 - 8z2 + 1) = 0 的曲面


正方體的外框,一邊旋轉一邊縮小 (延螺線運動)


某個簡單函數的反函數,在球面坐標中呈現

亂數產生的美感

以下是兩張簡單的數學函數,經過亂數處理之後,所產生的圖像。[2]

一堆球,亂數變形,表面矩形網格處理


正弦波,亂數著色、平移

幾種數學結構的合成

以下是兩張利用幾種不同的簡單數學結構,合成在一起所形成的圖像。[2]

在複數平面單位圓內做切割,再投影到球面上


喇叭管狀的函數曲面,開口在正十二面體上

簡單遞迴的複雜結果

以下是利用簡單的規則,遞迴幾層之後所產生的圖像。 這些遞迴如果做無窮多次,則產生數學中有趣的命題,統稱為碎形幾何 (fractal)。 這些圖片都是用 Matlab 做成的,而計算的程式也是 Matlab 腳本程式。 關於 Matlab 的用法,在本教材之第C講。

Sierpinski gasket (船帆)
首先,畫一個三角形,內部塗上顏色 (就用灰色吧)。
然後,把灰色三角形等分成四個內部三角形,挖掉中間的那一塊,如下。
然後,遞迴處理每一個灰色的三角形,挖掉它中間的四分之一,就成了
這樣做個六遍,看起來就像
藝術家或許可以為這張帆選擇更美的顏色,或者把呆板的三角形換成其他有創意的圖案, 例如 (沒創意) 換成正方形:
或者利用它的一部分,或者把它崁在其他藝術圖案裡面。 數學家考慮這個問題:如果做個無窮多遍,剩下灰色的面積趨近於多少呢? 灰色部份的週長總和趨近於多少呢?

雪花
隨便拿一根線段,挖掉它中央的三分之一,但是用挖掉的長度做邊長, 製作一個正三角形。簡稱為「翹起中央三分之一」。如下。
然後,如果對每個直線段再做一次「翹起中央三分之一」,就變成這樣:
如果一開始是拿一個正三角形的三個邊來分別做「翹起中央三分之一」, 然後遞迴做個五遍,就像一片雪花了。
數學家考慮這個問題:如果做個無窮多遍,這片雪花圍成的面積趨近於多少呢? 而雪花的週長趨近於多少呢?

Mandelbrot 集合
z = z2 + c starting with z = c where c is a constant on complex plane. 使得此 iteration 不發散的 c 所成的集合,稱為 Mandelbrot 集合。如果把集合內的點塗成紅色, 否則塗藍色,就如下圖 (實軸取 -2.1 到 0.6、虛軸取 -1.1 到 1.1)。
底下還有更美的 Mandelbrot 集合,稍後。

課外讀物:
[1] 圖片來自國立歷史博物館季刊,第五卷第一期, 由中山大學之網路藝術館數位化,參考 http://www.nsysu.edu.tw/SchoolWWW/service/art/five-1.html
[2] 圖來自 Michael Trott, Graphica I, the world of Mathematica graphics, A K Peters, 1999. 參見 http://www.graphica.com
[3] 圖片來自 http://www.softsource.com/fractal.html
[4] 圖片來自 John Briggs and F. David Peat, Turbulent Mirror, Harper & Row, 1989.
[5] 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系李華倫教授的 幾何、動畫與音樂 http://www.math.chu.edu.tw/GemAni/Index.htm


[ 發表感想或意見 ] ‧ [ 讀者推薦課外讀物 ]

BCC16 Home Up Chap 0 Chap 1 Chap 2 Chap 3 Chap 4 Chap 5 Chap 6 Chap 7 Chap 8 Chap 9 Chap A Chap B Chap C Chap D Chap E Chap F Copyright Pool User
製作人、
修改記錄
單維彰 (01/05/19) --- 02/04/07 (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