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開始介紹如何使用 Plink ,其使用方式與 Unix 的 ssh 指令大同小異 ( 請注意,本教材是以 Windows 2000 為範例 )

其中, [options] 代表選項,其有以下選擇以及其代表意義:
| -v | 顯示所有訊息。 |
| -load sessname | 讀取儲存於近端電腦中的 session。 |
| -ssh | 強制使用 ssh 通訊協定。 |
| -telnet | 強制使用 telnet 通訊協定。 |
| -rlogin | 強制使用 rlogin 通訊協定。 |
| -raw | 強制使用 raw 通訊協定。 |
| -P port | 指定遠端提供安全通道的連接埠。 |
| -l user | 用指定的使用者名稱登入 |
| -m file | 從近端檔案讀入遠端所要執行的命令。 |
| -batch | 取消所有交談提示。 |
| 以下選項僅可使用 SSH 連線 | |
| -pw passw | 當登入的時候,直接使用指定的密碼。 |
| -L listen-port:host:port | 轉送近端電腦的連接埠至遠端。 |
| -R listen-port:host:port | 轉送遠端電腦的連接埠至近端。 |
| -X / -x | 啟用 / 不啟用 X11 轉送。 |
| -A / -a | 啟用 / 不啟用 agent 轉送。 |
| -t / -T | 啟用 / 不啟用 pty 配給。 |
| -1 / -2 | 強制使用所指定的 SSH 協定版本。 |
| -C | 啟用壓縮。 |
| -i key | 使用所指定的檔案當作私鑰。 |
[user] 代表使用者名稱, host 除了代表遠端網路位置,也可以代表近端電腦所儲存的 session 名稱。

製作、修改紀錄:曹爾凱 (02/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