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林肯實驗室的 Larry Roberts 決定以封包交換的技術作為電腦網路的切入點, 並於 1966 年從 IPTO 取得研究資助。 這項技術可能是 Rand Corp 公司的 Paul Baran 最早提出, 英國 NPL (British 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 的 Donald Davies 也獨立發明了這項技術。 所謂封包 (packet) 這個名字,是 Davies 取的。 Baran, Davies 和 Roberts 三人,在一個 ACM 的會議中碰頭, 才彼此發現了對方發明了同樣的技術。 Roberts 原先計畫的 ARPAnet 傳輸速度是 2.4 Kbps (kilo-bit per second), 在他們協商之後,Roberts 將它提升到 50 Kbps。
當年熟悉通訊網路的人,大多是電話或電報網路的工程師。 他們熟悉的是線路交換,而且在 1960 年代,他們大多認為封包交換有太多技術上的障礙, 因此認為封包交換是不可行的。但是,從電腦網路的角度出發的另一批工程師, 卻不這麼認為。
封包概念可以對照工時分享來瞭解。 工時分享是將計算機所要處理的工作, 切割成小小的段落,並與其他工作的段落夾雜起來執行。 封包則是將網路所要傳送的資料,切割成小小的的段落, 並與其他資料的段落夾雜起來傳遞。 每一筆小段落,再加上必要的輔助資料,例如收發兩端的地址、 自動偵錯甚至自動修正的資料、這個段落在整筆資料中的序號,就成為一個封包。 接收端要確認收受無誤,然後解開封包,取出段落資料, 與其他段落重組恢復完整的資料, 並且決定將這比資料交給哪一個使用者的哪一個應用程式。
\section{封包交換技術} IPTO 選定以\em{封包} (packet) 技術為電腦網路研究的切入點。 封包的概念就好像工時分享,兩者都是利用電腦工作迅速的特色, 將其資源分割地極細,再分配給每個使用者。 設想兩台主機之間只有一條專線相連。 它們各自同時有三個人在終端機前工作。 左邊的三人可能分別要傳送訊息給右邊的三人。
\noindent 在電子線路中,所有電訊必須排成一列縱隊通過。 為了避免線路被任何一人佔用,封包技術將每個人想要傳送的訊息, 切割成許多短短的片段,夾雜成一串送出去, 藉此讓所有人 (在感覺上) 同時利用這條線路傳訊。 例如左邊的三個人分別寫了以下訊息 $$ \matrix{% \hbox{今天真不想去上計概課} \cdots\cr \hbox{我的地址是:高雄鳳山} \cdots\cr \hbox{昨天晚上真的是我的錯} \cdots} $$ 如果每三個字組成一個封包,則可能產生以下的一串封包 $$ \cdots \;\boxit{\hbox{高雄鳳}} \;\boxit{\hbox{上計概}} \;\boxit{\hbox{上真的}} \;\boxit{\hbox{址是:}} \;\boxit{\hbox{不想去}} \;\boxit{\hbox{昨天晚}} \;\boxit{\hbox{我的地}} \;\boxit{\hbox{今天真}} $$
漫畫 On April 7, 1969, Crocker sends around a memo entitled `Request for Comments.' This is the first of thousands of RFCs that document the design of the ARPANET and the Internet. the first host-to-host connection, from UCLA to SRI, is made on October 25, 1969. The first `Log-In' crashes the IMPs, but the next one works!
單維彰 (00/10/30) ---